2017年4月22日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 |
来源:高教公考真题库 sanlianbook.com |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众购车需求旺盛,汽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1.94亿量,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人;全国有4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平均每百户家庭已拥有36辆私家车,成都、深圳、苏州等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70辆,目前汽车保有量还在不断上升,但停车位却不能满足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 201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名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加强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并改进了驾照制度,“开车玩手机被抓扣2分”“闯红灯交通违法记分将由3分提高到6分”“不挂号牌或档号牌的一次就将扣光12分”等条款的实行,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也标志着中国进入更加严厉的交通法规时代。 材料2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指出,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每百户家庭汽车保有量达到20辆时,通常被看作进入汽车社会,汽车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汽车社会里,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更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人的空间属性的扩展和精神的延伸。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交通出行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也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变化。汽车的影响力已辐射到文化、法律、道德、家庭等各个领域,与自然资源、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等相互影响并形成了一定行为规范的社会状态。 进入汽车社会前,中国人经历了长期的自行车阶段,习惯了任意穿行、灵活、多变的交通形态。进入汽车时代后,依然存在随意停车、随意乱穿、不各行其道等交通乱象、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这番景象:在十字路口,汽车、行人无视交通信号灯,我行我素,红绿灯的警示作用成了“仅供参考”;在交通要道,各种车辆胡乱横行,无提示地随意并线串道,导致事故频发;在环路出入口,众多车辆竞相“加塞儿”,挤作一团,无法按照顺序进出;在胡同小路,车辆沿街随意停放,双向车道变成了单行道,道路上停满车辆,四车道变成了双车道……一系列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反映出驾驶者的不良驾驶习惯,也折射出当前社会汽车文明的缺乏。 汽车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后,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文明体系,包括道路设施的完善,民众安全意识的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汽车文明的构建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美国、德国等都是先完成了城市化过程,而后才是机动化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而我国在城市化进程还没有完成的时候,机动化就已来临。城市化与机动化的矛盾,突出体现在道路规划上。一些城市缺乏科学规划,道路建设滞后,公交分担率低,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汽车社会正面临众多困扰,汽车成为社会分化象征,许多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汽车社会的管理目标不是让人不买车、不开车,而是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寻找更公平、更有效率的治本之策,建立包括普通市民在内的、由各利益集团共同参与和监督的城市交通决策及管理机制。 材料3 北京的刘先生,最近通过了驾考,准备购车的他开始犯愁:“买车是租别人的牌照还是上外地牌照呢?如果上一个外地牌照,而交管部门规定部分路段禁止外地牌照车通行,路段一限制,就只能把车停下转乘地铁或公交,地铁或公交附近又很难找到停车位。过去买车差的是钱,现在攒够钱了,买车却难了。”在北京购车上牌照需要摇号,牌照就成了稀缺资源,但是摇号太难了,很多人几十次也未摇到号码,不少人将摇号比作买彩票,摇到号就好比彩票中奖了。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等多个城市采取摇号或拍卖等形式控制车辆数量,还有多个省会城市及二、三线城市欲实行这一政策。 在很多人看来,攒够了买车钱,又顺利拿到牌照是件高兴事,但上路后才发现,堵车严重程度超乎想象。交通拥堵,是近年来在全国凸现的“城市病”。市民贾先生说“自从买了车,起得比以前更早了,从家到单位车程十几公里,顺利的话20分钟就能到,要是赶上了早高峰的拥堵,路上耗1个小时也是常事,为了省时间,早些起床,避开车流高峰。即便如此,堵车仍如家常便饭一般:提前半小时出门去开会,却因为堵车迟到了十几分钟;周末中午约朋友小聚,堵在路上动弹不得;赶上天气不好或是交通事故,开两个多小时也到不了家,对许多有车族而言,堵车已变成堵心。” 考验车主们的不仅是堵车,还有停车。如今,越来越多的朋友们见面第一句话经常是:“车停哪儿了?”市民陈女士说:“三种地方最难停车,一种是商场、商业街区,一种是医院、办事机关等公共单位,还有一种是住宅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在小区,原本挺和谐的邻里关系,因为停车闹得不开心,安地锁、装摄像头、写标语,简直无所不用。” “开车的时候骂走路的,走路的时候骂开车的。”在一些城市,行走已经变成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小城市多是道路越修越宽,人行道越拉越窄。而一些城市在窄窄的非机动车道上,又规划了一些停车位来日夜收费,再加上乱停放的机动车,于是,无路可走的行人走上了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走上了机动车道。 材料4 2014年1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一辆高尔夫轿车以急刹车、快速并线等方式,多次别停同向行驶的宝马车;2015年5月3日,成都市一立交桥,一名男司机将一多次并线的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2016年3月14日,长春一名青年男子在某商场门前,下车对前车驾驶室方向辱骂,并猛踢前车车门,让前车驾驶员下车,因前车驾驶员未下车,青年男子上车后,连续猛撞前车,并造成前车并排其他车辆严重受损;2016年6月11日下午,在湖南怀化某小区,一辆小汽车将楼下的进出口处堵得严严实实,车子不但被小区居民吐口水砸鸡蛋,还被人用粉笔留言谴责…… 现实中车辆驾驶陋习随处可见:抢黄灯,变道不打转向灯,超速危险驾驶,打着电话“龟速”前进,夜间开着晃眼远光灯,随意乱停车和丢弃车窗垃圾等。有人自私地只考虑自己方便,占用应急通道、消防通道;有人插队成为习惯,遇堵车就抢道加塞;有人易怒崇尚暴力,相互间对峙、追逼甚至打架等“路怒”行为就会出现…… “路怒”,即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开斗气车”,又称为“攻击性驾驶”,在交通违法行为上表现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社会学专家王教授认为:“路怒”是心疾,既不利于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他人与自身的人身安全,由此引起的攻击性驾驶行为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有序的汽车文明,不仅要靠宣传、靠自律,更要靠“他律”来规范车辆驾驶行为。 材料5 根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60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数据,中国人买车(新车加二手车)的兴趣排名第6,而购买新车的兴趣则高居第2。至于中国人买车的原因,排名第一位的是“爱驾驶”,第二位是“个人社会地位的体现”,第三位是“实用”。2015年城市居民家庭的购车价格平均为15.1万,城市消费者在车型选择上更为个性化,自我认同意识越来越强,不仅看重产品与个人形象的相关性,而且外显型消费倾向越来越突出,希望通过新车来彰显自身的成就和品位。 在汽车普及已久的社会中,人们对汽车的兴奋度会大大下降,在调查中,中国消费者和欧美日韩还存在很大差异,欧美日韩对于汽车消费品趋于理性。日韩国家流行的是小排量,欧洲国家除了小排量就是旅行车,也都以家庭实用为主,欧洲人有买车计划的比例远不及中国,即便打算买车,购买二手车的比例也超过了买新车的比例。 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买车最先考虑的是价格和品牌因素,如果价格相当甚至略高的情况下,选择多是合资车,某自主品牌汽车4S店销售人员说:“如果在基本持平的价格区间面临选择时,消费者基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合资品牌。” 汽车研究院李教授指出: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基本的作用是给人代步,“实用性”应该排在第一位。在大多数国人心中,车的价格高低对应着一个人财富的多寡,折射出他的赚钱能力、社会影响力、人脉关系等。很多时候,一辆好车的确能给车主带来更高的社会认同和便利,不仅汽车,甚至车牌照都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材料6 “礼让斑马线”是一项基本礼仪,也是一项基本规则,既是文明范畴,又属于法律范畴。汽车文明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以人为本,强者礼让弱者、汽车礼让行人是行为基准。这一文明规则也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得到固化,《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如何通过人行横道有明确细致的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更是制定了严厉惩戒措施:“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一次记3分。”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车辆行经斑马线时毫不减速,甚至一路鸣笛、加速通过。在商场、超市附近等人流密集区域的斑马线,行人与车辆你争我抢、险情频出。近年来,发生在各地的一次次“斑马线惨案”,让行人生命线不时成为夺命线。“礼让斑马线”还远未形成大众化的自觉自律。 H市“礼让斑马线”已成为了一种常态,成为当地文明的一道风景线,无论是在主城区还是在景区,当行人或自行车走在斑马线上时,行驶中的机动车均会习惯性地在斑马线外停下来,等待对方通过。据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目前市区主要道路上斑马线前的礼让率已经达到93.91%。 H市的“礼让斑马线”最早从公交车开始,在2007年,H市公交集团就制定了《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其中明确规定“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礼让”,要求全体司机必须遵守并体现在工作中。公交集团还制定了《营运司机星级评定指导意见》,将斑马线礼让情况纳入司机考核标准,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双管齐下,有效推动了安全行车、文明礼让工作的落实。 在公交车的带领下,2009年,H市内出租车加入到“礼让斑马线”的行动中。2010年《H市客运出租汽车单车考核细则》实施,规定出租车在斑马线前不减速、未停车让行、未避让的,一次扣10分。推行过程中,通过评优等正面激励和负面的惩罚措施,让“礼让斑马线”常态化。 推广“礼让斑马线”过程中,2009年发生的机动车斑马线撞人致死的案件触动了当地民众,交警部门推出多项交通整治行动和系列宣传,积极规范“车让人”行为,并引导市民养成过马路走斑马线习惯,让“礼让斑马线”更深入人心。 为让司机了解到斑马线前什么时候该让,应该怎么让?2011年4月,交警部门还专门绘制了多张“斑马线前礼让图”供市民及司机参考,通过图解形式细致化,用以规范礼让标准。同时清理不合理的斑马线354条,并完善了一批减速标志及“请主动避让行人”“请快速通过”等交通标识提示语。在法律执行层面,交警在市区27个斑马线前现场摄像,对“斑马线前不让行”现象进行重点整治。2014年推出了新举措,在无信号灯斑马线前设置电子警察,对未礼让斑马线的机动车进行实时录像,作为处罚依据。对不让行的司机,交警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对司机进行罚款及扣分的处罚。 2016年3月1日起,《H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斑马线“礼让行人”首次被写入了地方法规,“礼让行人”从最开始的文明倡导升格为地方法规条款。 材料7 S市潘先生的女儿突然发高烧并引发肺炎,住进了该市儿童医院。他开车送孩子到医院后,转来转去也找不到停车位,情急之下将车停在了医院外的路边。当天上午10点多,他下楼发现车已经被贴了罚单。潘先生很快将车挪到了医院正在施工的一处工地旁,并留下来一张字条:“警察叔叔,孩子在儿童医院住院,医院里停车场没有位置了,没办法停到这里,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谢谢了。”在纸条下方,潘先生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等潘先生中午下楼看车时,车窗上多了一张贴条,纸条上写着这样一行字:“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落款为“S市xx大队宣”,并画上了一张笑脸。看到这张字条,潘先生十分感动,“看到这个的确很意外,这个交警执法真的很人性化,让人心里暖暖的!自己以后保证会按位停车。”当时执勤交警表示:潘先生当时已经被贴了一张罚单,后来挪了车才发现有了这张字条,孩子生病家长肯定着急,从人性化执法角度,我们不能“雪上加霜”。 这两张纸条上传网络后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非常赞许交警的暖心行为,但也有人指出:“既然车主已经被贴了罚单,没有必要再挪车”,并且质疑:“违法停车留纸条就可以免于惩罚,如果都效仿这种方式,以后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外地的汪先生到T市旅游时,将车随意停放在景区路段内,离开时发现私家车上被贴了一张“空白罚单”,上面并没有写明扣分或者罚款的事宜,而是留下交警的手写字:“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汪先生对交警“人性化执法”很感动,拍照并配文发在了自己朋友圈。“空白罚单”被大量转发传播后,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人点赞,也有人提出疑问。 网友A: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罚单”,给人感觉很温暖。 网友B:这种罚单方式不错,给违停者贴了罚单,却没有处罚,个人觉得还是很有人情味的,体现了执法过程中不是仅以处罚为目的,是工作方式上的一种创新…… 网友C:轻微的违法也是违法,既然违法了那就应该处罚,这种“空白罚单”只见罚单不见罚款,是否涉嫌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 网友D:轻微违法如何界定?处罚的标准如何统一?这些应有具体规定,如果仅凭交警的个人认定,受个人因素影响太大。 网友E:罚单,只能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填写或告知。“空白罚单”,既没有填写任何执法内容,也没有留下任何执法信息,在一张正式罚单的空白处写上了一句“温馨提示”,实在是太随意、太任性了,太不维护法律的威严。 网友F:对外地车相对宽容,却对本地车严厉,人性化执法应该不分外地本地,一视同仁,统一标准。如果考虑外地司机不熟悉道路情况,就应该提前进行各种线路指示和提醒,比如做个“前面有停车场”的标牌。 T市交警:人性化执法,将法律的教育功能与惩罚功能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追求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的统一,体现了执法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在形式上表现为理解、尊重和关爱。在法律容许的框架内,有利于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8 J市举行了一场以“汽车社会与汽车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座谈会。 主持人:我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但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汽车文明。在这样一个汽车社会里,我们应该提倡哪些“汽车文明”? 嘉宾甲:在发达国家占用应急车道、与行人抢路的情况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会舆论对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包容度比较低。如果你开车不让人,周围人会觉得你很野蛮,看不起你,而我们刚刚进入汽车社会,很多情况和行为都是新的,对什么应该包容、什么必须谴责,从社会角度来看还没有形成共识,也缺乏相关文明级别的标准。 嘉宾乙: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路口前面明明已经堵死了,后面的车也不管不顾,只要是绿灯就往前开,结果堵在交叉路口的中央,把四个方向全部堵死。文明驾驶就不应该抢绿灯,走到路口,绿灯虽然亮着,但前面车已经堵住了,就别走了,这样,横向来车就能顺畅通行。类似的例子很多,我们每个人应该从自身做起,践行“汽车文明”。 嘉宾丙:车越来越多,文明素养不能跟着一起提高,路只会越来越堵。践行汽车文明,一是要遵守规则,二是要有公德心,三是要有系统的观念。整个社会是个系统,个体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度地考虑自己而不考虑别人,就会把系统正常的循环给破坏,自己也无法避免受到影响。 嘉宾丁:文明的交通环境是由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组成的。现在对机动车违法好处理,可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违法处理就要难得多。很多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对遵守交通法规这一要求都是不屑一顾。道路交通文明是基础的道德建设之一,交通文明的建立绝非一夕之功。 交通运输管理干部学院张教授:文明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文明土壤的培育,国家的文明依赖全体公民,是个人文明的总和。汽车可以提高交通速度,汽车更应该提高公民意识增强的速度,提高社会文明建设的速度。交通“红绿灯”是一盏城市文明的“照明灯”,汽车文明是否“一路绿灯”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程。 三、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1~5”,概括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后面临的主要困扰。(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二)“给定资料2”在概述汽车社会面临困扰时提到,“汽车成为社会分化象征,许多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根据给定资料,应如何理解这句话?(15分) 要求:(1)理解全面、准确;(2)条理清晰;(3)不超过35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6”,总结H市推行“礼让斑马线”的主要经验。(15分) 要求:(1)准确全面;(2)条理清楚;(3)不超过250字。 (四)“给定资料7”中,“空白罚单”等人性化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讨论,请分析指出讨论的焦点及正、反方的主要观点。(15分) 要求:(1)分析透彻;(2)观点明确;(3)不超过350字。 (五)“给定资料8”中提到“汽车文明是否‘一路绿灯’,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程”。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总字数1000~12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