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高教公考真题库!
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添加收藏
2008年3月23日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答题思路精析
  • >>>请点击下载2008年山东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打印版.pdf
  •   
      一、“给定资料1~3”反映:湖北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在受助的一年多时间内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资助资格。此事一经报道,评论纷至沓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这些贫困大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应该感恩;二是认为资助者资助的目的不应是为了得到回报,不必要求受助者以一种方式感恩。观察各方观点,请你说明:
      1.争论双方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什么?
      2.争论的焦点何在?
      要求:概括准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1.争论双方的基本共识:受助者对资助者应该感恩。
      2.争议的焦点:受助者应该以何种方式表达感恩。一方认为受助者应该经常与捐助者保持联系,汇报情况以表示感恩,被资助者的感恩对捐助者是一种激励。另一方则认为受助者做好本分的事,将来回报社会是一种更好的感恩方式。要求受助学生以低姿态的“感恩、亏欠”来面对捐助者和社会,会造成捐助者与受助者的不平等,给受助学生造成另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含空格共200字)
      
      
      二、“给定资料4”提到“有些人认为,资助乃高尚之善举,不应求取回报,若附加任何感恩条件,就是‘道德要挟’、‘道德绑架’,就是满足道德虚荣心的假仁假义。”你是如何看待“附加条件的资助是‘道德绑架’”这个问题的?(15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简单地以有无“附加条件”作为划分慈善真伪的标准是很不恰当的。
      虽然做善事不图回报、默默奉献,应当受到社会的称颂,但却不能因此认为附条件的爱心就是虚伪的。捐助者在行善的同时要求受益人作出某种回应,并不会造成道德虚伪和慈善变质。如果慈善必须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心付出,那么那些要求附有一定条件的献爱心活动就会被当成假慈善,有些奉献者就可能因为害怕“不道德”的恶名而不去行善,从而害及爱心的传播。事实证明,附条件的慈善可以教人学会感恩,有助于形成爱心的良性循环。
      因此,慈善是否附加条件只是一个献爱心的方式问题,而不是一个道德问题。将“附加条件的有无”看成是道德问题,是道德上的一种“洁癖”。
      (含空格共300字)
      
      
      三、“给定资料5~8”表明:感恩意识的匮乏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从大学校长的“特别提醒”,到大学生是否“不知感恩”的激烈争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及道德教育的某种缺失,暴露出这种结对资助的形式,确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请你就此做一个评点。(20分)
      要求:评析集中,详略得当,字数不多于350字。
       全文共 7375字,请扫描QQ二维码,备注“公务员考生”加QQ好友,获取完整真题解析资料。       特别声明:本站申论真题答案解析均系曹长远老师原创作品,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网址:高教公考真题库www.sanlianbook.com。
    版权声明 | 专注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228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