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012-11-25)国考申论真题(省级)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答题思路解析 |
来源:高教公考真题库 sanlianbook.com |
|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15分) 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意在强调:与长城、故宫等有形文物的流失相比,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保护“无形文化”比保护“有形文物”更迫切。 正确理解这句话对我们有重要启示:一方面,许多人认为“无形文化”不登大雅之堂,没有什么价值,导致民间文化形态迅速消亡;另一方面,这些活着的文化表明着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它们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中国数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并保护“无形文化”,才能化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巨大危机。 (分段、含空格共250字) 【评分细则】 (一)扣分项标准 ① 答案不分要点、没有条理的,酌扣1~2分。 ② 答案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的,每个扣0.5分,重复不计,最高扣2分。 ③ 卷面出现涂抹、字迹潦草的,酌扣1~2分。 ④ 答案不足200字的,酌扣1~3分;125字以下的,8分以下评分;只写一两句的,酌情给分,不评0分。 (二)内容评分标准 ①与长城、故宫等有形文物的流失相比,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2分)保护“无形文化”比保护“有形文物”更迫切。(2分) ②许多人认为“无形文化”不登大雅之堂,没有什么价值,(2分)导致民间文化形态迅速消亡(1分);另一方面,这些活着的文化表明着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2分)它们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中国数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2分) ③只有正确认识并保护“无形文化”,(2分)才能化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巨大危机。(2分) 【曹长远老师解析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级)第一题答题思路】 1.学生问: 请问老师怎样理解“谈谈你的见解”? 曹长远老师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见解”。所谓见解,就是指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或评价。 所谓“谈谈你的见解”与“谈谈你的看法”是完全相同的提问方法。这是一种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设问方法,好像考生可以天马行空、任意挥洒自己的主观见解似的,其实不然,这里所要求考生谈的“见解”,必须是基于理解“给定资料2”的见解。只有明确了“给定资料2”的语境,才能作出进一步的引申,揭示出其中意在说明的思想。 “给定资料2”为我们设定了怎样的语境呢?“给定资料”说:与有形文物的流失比起来,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也许有人会说,这也是“文化遗产”?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有什么价值?这些问号,正好反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章作者提出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的观点。 可见,文章作者所谓“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这个角度上说的,意在强调:保护“无形文化”比保护“有形文物”更迫切。明白了这个语境,作答问题的思路就非常清晰了。 考生的任务,就是把这句话的意在强调、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对策引申出来。 2.学生问: 我觉得“谈你对……的见解”很难回答,不知道开头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展开。请问老师作答这种申论题型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可以遵循吗? 曹长远老师答: 回答“谈你对……的见解”这类问题没有严格的固定格式。但是为了在考场上能快速写出逻辑结构完整的答案,可以掌握一些经典的格式。这里我推荐一种“三段论格式”供你参考: 答案分三段: 第一段答“引申”,格式是:这句话意在强调……。 第二段答“分析”,格式是:正确理解这句话对我们有重要启示:一方面,……;另一方面,……。 第三段答“对策”,格式是:因此,只有……,才能 ……。 3.学生问: 请问老师怎么理解本题的作答要求? 曹长远老师答: (1)所谓根据“给定资料2”,就是说本题的答案都可以基于“给定资料2”中引申分析,不需要纠结于其他资料段落。 (2)所谓“全面”,就是必须作答这句话的意在强调、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对策,不能遗漏。 所谓“简明”,就是要抓住重点,恰当提炼,不能简单地堆砌具体材料。 (3)所谓“不超过250字”是指“含空格不超过250字”。在规定字数内答不完肯定扣分,但少于200字也要扣分。 4.学生问: 请问老师能明确告诉我答案在“给定资料2”中的位置吗? 曹长远老师答: 下面我把“给定资料2”中隐含答案的句子标注了。其中,用红色标注的是“参考答案第一段”,用蓝色标注的是“参考答案第二段”,用粉色标注的是“参考答案第三段”。请注意在表述答案时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减整理。 材料2 某网站发表了如下一篇文章: 几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好几番,中国的面貌几乎每天都在刷新,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这种速度自豪。然而,我们是否意识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巨大文化财富,或许正在我们手中悄无声息地流失。 祖宗流传下来的国宝,有许多在海外才能看到,有人统计,世界上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有不下百万件的中国文物。这意味着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要想一睹那些先人留下来的珍宝。不得不远涉重洋。 在某国倒卖中国文物贩子的住宅里,挂着一张中国地图,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地点被标注出来,形同“作战地图”。一些文物大省,集团性的盗墓以及贩卖文物已经形成了行业。近几年全国盗挖古墓案有10多万起,被毁古墓20多万座。即使是一些有人管理的地上文物也没能幸免,外国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却不断得以充实。 据我国长城学专家董先生介绍。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万里长城。目前只有三分之一基本完好,另有三分之一残破不全,三分之一已不复存在。北京市郊一段在考古学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明长城被人挖去砖石,做了植树用的“鱼鳞坑”。山西某村想把两个砖厂合二为一,中间却有一段长城碍事,村长一声令下,这段历史遗产顷刻间湮灭。 与有形文物的流失比起来,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譬如鲁迅笔下的“社戏”、“五猖会”,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皮影戏,农村过去家家过年贴的剪纸和年画……也许有人会说,这也是“文化遗产”?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有什么价值?这些问号,正好反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长城、故宫是古老文明留下的躯壳,和博物馆中的恐龙标本一样,失去了实用性,是死的东西,而那些无形文化遗产,大多是活着的。活生生的文化遗产的流失,就更令人感到心痛。中国的无形文化遗产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而伴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文化形态迅速消亡。村村寨寨的节庆活动没人张罗了,流行歌曲取代了地方戏,动画片挤走了民间故事和皮影戏。过去的农村姑娘个个会绣嫁妆,现在结婚时则到集市上去买廉价而缺少灵气的印花纺织品。而戏曲、秧歌、剪纸、刺绣这些活着的文化,集中体现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优美与神秘,表明着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 民间文化的消失,其速度远快于生物物种的灭亡速度,而后果却和生物物种的灭亡同样严重。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和历经数千年的乡土艺术、民俗器物,大部分在还没有得到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前,就已经消失。它们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这样下去,中国数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则是某些政府官员在文化理解上存在误区。不少地方斥亿万巨资生造“文化”和虚假民俗,拆掉古城而改建的粗制滥造的“仿古街”比比皆是,有些地方还把一些历史传说和文学故事中有道德污点的人物也尊为“名人”供奉。以上种种均反映了对文化的曲解,这种曲解不仅没有增加文化内涵,反而是对文化的一种伤害。 (二)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一、顺应城市传统肌理,将“艺文”融入人居环境,是传统建筑发展的重要路径;二、建设特色旅游风景区,打造文化综合体,是发展本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有效途径;三、再现民俗风情,推出民俗风情节,是焕发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正确方法;四、保留当地历史风貌的整体性和原真性,是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的根本保障。 (不分段、含空格共150字) 【评分细则】 (一)扣分项标准 ① 答案不分要点、没有条理的,酌扣1~2分。 ② 答案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的,每个扣0.5分,重复不计,最高扣2分。 ③ 卷面出现涂抹、字迹潦草的,酌扣1~2分。 ④ 答案不足100字的,酌扣1~2分;75字以下的,5分以下评分;只写一两句的,酌情给分,不评0分。 (二)内容评分标准 ①顺应城市传统肌理,将“艺文”融入人居环境,(1.5分)是传统建筑发展的重要路径;(1分) ②建设特色旅游风景区,打造文化综合体,(1.5分)是发展本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有效途径;(1分) ③再现民俗风情,推出民俗风情节,(1.5分)是焕发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正确方法;(1分) ④保留当地历史风貌的整体性和原真性,(1.5分)是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的根本保障。(1分) 【曹长远老师解析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级)第二题答题思路】 1.学生问: 请问老师什么是“启示”? 曹长远老师答: 所谓“启示”,就是某正确做法对我们有所启发或开示,从而让我们领悟到一些道理。 “启示”的核心是在“正确做法”的基础上得到的道理和认识。 “启示”的分条表达格式是:正确做法……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必要前提、根本保障、重要路径、有效途径、正确方法、重要内容)。 有的时候,也可以用“经验”的格式作答“启示”。分条作答格式是:必须+正确做法。 具体到本题,就是要求考生对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的正确做法进行概括,并用“启示”的表达格式表述出来。即:正确做法……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基础、必要前提、根本保障、重要路径、有效途径、正确方法、重要内容)。 2.学生问: 请问老师怎么理解本题的作答要求? 曹长远老师答: (1)所谓根据“给定资料3”,就是说本题的答案都可以基于“给定资料3”中引申分析,不需要纠结于其他资料段落。 (2)全面、准确、简明 所谓“全面”,就是必须资料中的正确做法都概括出来,不能遗漏。 所谓“准确”,就是就是答案表述必须根据“给定资料”的相关表述,任何随意的口语式表达都属于“不准确”。 所谓“简明”,就是必须分条作答,语言凝练。虽然本题的答案大部分是从“给定资料3”中整理出来的,但是不能仅仅简单地把材料堆砌在一起,而是必须分条作答、序号清楚。 (3)所谓“不超过150字”是指“含空格不超过150字”。在规定字数内答不完肯定扣分,但少于100字也要扣分。 3.学生问: 请问老师能明确告诉我答案在“给定资料3”中的位置吗? 曹长远老师答: 下面我把“给定资料3”中隐含答案的句子标注了。请注意在表述答案时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减整理。 材料3 时间到这里仿佛变慢了。秋天早晨的菊儿胡同刚睡醒,一间一间的院子走入,粗斜的老树仍在,院子中央整齐地码了几十盆花草。有人趿拉着拖鞋走出屋,揉着眼睛背着手浇花。两位老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站在胡同里,市声渺远,只觉几千年几百年的日子就这么悠悠地过了下来,这里依然是风雨不动的世上人家。 这就是诗意栖居的代表作──“菊儿胡同”,是吴良镛在北京四合院基础上设计出的现代民居。1987年,菊儿胡同还是积水、漏雨、杂乱无章的地方,早年建造的四合院已成了破旧拥挤的大杂院,吴良镛受邀设计改造。他的“有机更新”理论认为,住房是城市的细胞。新建房应自觉地顺应城市的传统肌理,于是有了“类四合院”,既保留了天井、院中的老树,又能容纳更多住户。房屋为白墙黛瓦,错落别致。吴良镛非常留意娱目之景:在坡顶修建楼阁和平台,可远眺景山、北海、白塔;在院中配置不同姿态的树种,使院落小景丰富有变;甚至楼阁的高度不一,增加建筑群轮廓线的变化,屋顶亦因此有了韵律美。如今住在高层小区里的北京人,是无法享受到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了,菊儿胡同里的人却仍可坐拥旧时的景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我并不是要所有的房子都盖成菊儿胡同,而只是探索了一条传统建筑发展的路子。”2012年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的开幕式上,这位中国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作了题为《人居...... |
全文共 30033字,请扫描QQ二维码,备注“公务员考生”加QQ好友,获取完整真题解析资料。
特别声明:本站申论真题答案解析均系曹长远老师原创作品,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网址:高教公考真题库www.sanlianboo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