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3日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省市)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答题思路精析 |
来源:高教公考真题库 sanlianbook.com |
|
(一)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对“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0分) 要求:问题全面准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不超过300字。 【曹长远老师解析答案】 新时代的“新工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职业技能水平低。基本上是流水线的操作者而不是高技术的作业者;二、缺乏社会保障。工资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强度大;三、难以融入城市安身立命。客观上已经无法回到农村,城市就业不稳定;四、缺乏社会认同。作为人的需求被忽视,缺乏自由、尊重。 对策建议:一、提高“新工人”职业技能水平。政府投入与企业配合,进行各类职业技术培训;二、保障“新工人”合法权益。提高工资收入水平,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劳动保护;三、促进“新工人”职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让“新工人”融入城市生活;四、提高“新工人”的地位和社会认同感,尊重工人的梦想和追求。 (含空格共300字)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3~4”,对“人口诅咒”作一全面解释。(20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300字。 【曹长远老师解析答案】 “人口诅咒”是指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继续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将不可能。意在强调:随着劳动力短缺日益严重,如果应对不当,中国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支撑起来的工业化进程将陷入不可持续的困境。 正确理解“人口诅咒”对我们有重要启示:一方面,必须走出以廉价劳动力堆积出来的GDP作为中国崛起例证的认识误区,认识到劳动力短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为稀缺的劳动力资源支付更高的报酬。 因此,只有将我国的人口资源转化为巨大的智力资源,才能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避免陷入“人口诅咒”的陷阱。 (含空格共300字) (三)请结合“给定资料5~6”,谈谈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曹长远老师解析答案】 一、全社会高度重视、认可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占有重要地位,是大部分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技术工人待遇很高,很受尊重,并且有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 二、政府依法保障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出台《职业教育法》,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认可培训岗位并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有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德国目前有各种职业学校9000多所;企业提供实习场所,不断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职业培训中心承担学徒“校外培养”任务。 四、有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监管体系。联邦州监管商会;工商联合会和手工业协会监管企业,包括核实培训资质、监管培训、登记培训合同、管理考试等重要环节。 (含空格共300字) (四)“给定资料7”中提到“其实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曹长远老师解析答题思路】 要正确作答本题,选定恰当角度,拟定恰当题目,首先必须在“给定资料7”中找到“其实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这句话的位置,然后结合语境,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揭示其思想倾向和意图。阅读给定资料可知,句子出现在: 材料7 浙江Z公司新品线组长老梁,利用3个月的工余时间,经过100多次反复的试验,攻克了“丝攻短牙(拔牙)项目”,让该公司每年仅这个工序就节约了1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老梁这样理解自己的自主创新:“作为生产工人,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合格率。我这样做,只是坚持我的工作准则,尽量降低产品的废品率,节约生产成本。我是通过这种创造性劳动体会到了更多的价值。我们工人不该只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其实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 宝钢集团以全国钢铁业6%的产量,实现了全行业约30%的利润。有何秘诀呢?“职工是企业力量之基、活力之源!”宝钢集团董事长说,“宝钢式创新的最大特色是‘蓝领创新’,每天产生专利4件,一半由一线工人创造。”工人发明家孔利明20多年来,为宝钢解决各类设备的疑难杂症,主导生产工艺改进,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我的大学在宝钢。”这是孔利明的肺腑之言。出身钳工的卢江海在孔利明的带动下,立足本职岗位搞专利研发,成为宝钢的“金点子大王”,一年内他提出13条合理化建议,创造26项实用专利、4项发明专利。宝钢的职工创新以开放式的岗位责任制为基础,逐步形成深入的创新体系和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同时,还建立了全覆盖的创新激励体系,职工创新奖励从10元到100万元不等。“机器不能代替人,中国工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有力量的,关键在于怎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认为,宝钢“蓝领创新”,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依靠职工的最好诠释。 怎样理解画线的“其实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这句话呢?结合材料7可知,这句话出自浙江Z公司新品线组长老梁之口。老梁作为一个技术革新能手,他认为:新时代蓝领工人不应该只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而应该成为一个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紧接着,他说出了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其实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 老梁的这句话富含哲理、引人深思,意在强调:新时代蓝领工人并不是只能做最底层的流水线工具,也能够具有撬动地球的伟大力量,但是我们缺少一个杠杆。这个杠杆是什么?这个杠杆是什么?这个杠杆是什么?结合老梁“技术创新”的说话背景,可以知道,这个杠杆就是“蓝领技术创新”!这个杠杆就是“蓝领技术创新”!这个杠杆就是“蓝领技术创新”!也就是说,只有开展“蓝领技术创新”,才能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 由此可以推知:“给定资料”所给需要考生解决的问题就是“新时代工人缺少力量的问题”,所给的对策大方向就是“蓝领创新”。因此,“蓝领创新”和“新时代工人”必须是拟定这篇申论标题的中心关键词。 综上,本题的申论题目可以按照基本格式拟定为: (1)目标型标题:开展“蓝领创新”,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 (2)对策型标题: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的关键在于开展“蓝领创新” 曹长远老师申论五段论例文: 开展“蓝领创新”,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
建国之初,“咱们工人有力量”这昂扬的旋律曾伴随共和国的成长,点亮了一个时代。各个行业都闪耀着工人的光彩,工人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产奇迹,为共和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80后”“90后”的新一代农民工成了新时代的“新工人”,他们却没有职业技术,不会创新,不能创造,作为廉价的“蓝领工人”,基本成了流水线操作者的代名词。这凸显了“蓝领工人”创新能力不足和发挥新时代工人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严峻的形势警醒我们:只有大力开展“蓝领创新”,才能激发新时代工人的力量。浙江Z公司新品线组长老梁,利用3个月的工余时间,经过100多次反复的试验,攻破了“丝攻短牙(拔牙)项目”,让该公司每年仅这个工序就节约了1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老梁这样理解自己的自主创新:“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作为“蓝领创新”的代表,老梁的话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意在强调:工人不该只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而应该成为一个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因此,为了激发新时代工人的力量,必须大力开展“蓝领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开展“蓝领创新”,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首先必须提高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工人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德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政府高度重视、依法保障职业技术培训,并对培训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只有工人提高了职业技能,才有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能力自主创新,避免成为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 开展“蓝领创新”,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必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工人职业发展,激发工人的创造潜力。如果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中国制造”在未来没有希望。只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工人职业发展,让他们有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才能激发工人的创造力量。宝钢的“蓝领创新”,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依靠职工的最好诠释。 开展“蓝领创新”,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还必须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调动工人的创新热情。“新工人”对自由、个人尊重越来越重视,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马上就会跳槽。企业如果不能有一批长期忠诚的骨干,企业壮大和职工发展都很难谈得上。只有尊重工人的需求和梦想,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才能鼓励工人通过创造性劳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的关键在于大力开展“蓝领创新”,只要我们提高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工人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工人职业发展,激发工人的创造潜力,同时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调动工人的创新热情,就一定能促使“新工人”从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向高素质劳动者的转换,充分激发新时代工人“撬动地球”的力量。 (含空格共1150字) 曹长远老师申论五段论例文(结构分析) 开展“蓝领创新”,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
(正引)(以下引用“材料1”)建国之初,“咱们工人有力量”这昂扬的旋律曾伴随共和国的成长,点亮了一个时代。各个行业都闪耀着工人的光彩,工人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产奇迹,为共和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反转)然而,随着“80后”“90后”的新一代农民工成了新时代的“新工人”,他们却没有职业技术,不会创新,不能创造,作为廉价的“蓝领工人”,基本成了流水线操作者的代名词。(搭桥)这凸显了“蓝领工人”创新能力不足和发挥新时代工人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严峻的形势警醒我们:(申明论点)只有大力开展“蓝领创新”,才能激发新时代工人的力量。(议)(以下引用“材料7”)浙江Z公司新品线组长老梁,利用3个月的工余时间,经过100多次反复的试验,攻破了“丝攻短牙(拔牙)项目”,让该公司每年仅这个工序就节约了1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老梁这样理解自己的自主创新:“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评论)作为“蓝领创新”的代表,老梁的话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意在强调:工人不该只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而应该成为一个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呼应论点,过渡到提出对策)因此,为了激发新时代工人的力量,必须大力开展“蓝领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策1)开展“蓝领创新”,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首先必须提高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工人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德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政府高度重视、依法保障职业技术培训,并对培训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只有工人提高了职业技能,才有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能力自主创新,避免成为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 (策2)开展“蓝领创新”,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必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工人职业发展,激发工人的创造潜力。(以下引用“材料7”)如果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中国制造”在未来没有希望。只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工人职业发展,让他们有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才能激发工人的创造力量。宝钢的“蓝领创新”,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依靠职工的最好诠释。 (策3)开展“蓝领创新”,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还必须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调动工人的创新热情。(以下引用“材料2”)“新工人”对自由、个人尊重越来越重视,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马上就会跳槽。企业如果不能有一批长期忠诚的骨干,企业壮大和职工发展都很难谈得上。只有尊重工人的需求和梦想,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才能鼓励工人通过创造性劳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合)总之,(呼应论点)激发新时代工人力量的关键在于大力开展“蓝领创新”。(概括对策)只要我们提高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工人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工人职业发展,激发工人的创造潜力,同时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调动工人的创新热情,(升华论点)就一定能促使“新工人”从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向高素质劳动者的转换,充分激发新时代工人“撬动地球”的力量。 (含空格共115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