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高教公考真题库!
今天是:2024年04月24日 添加收藏
2006年(2005-11-26)国考申论真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答题思路解析
  • >>>请点击下载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打印版.pdf
  •   
          
    (一)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30分)

      要求:概括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2005年9月20日,D部长就突发公共事件问题在新华网与网友进行了深入交流。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事故,突发事件也不一定成为公共事件。如果体制不完善,就可能使突发事件转化为突发公共事件。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自然灾害不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矛盾。导致社会根源的突发事件高发的原因是相应机制不完善,即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不完善,补偿机制不完善。
      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
      1.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有一整套有效应对危机的工作原则、组织分工、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
      2.加大应急体制投入。保证国家在经济、政治上具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3.引导公众危机意识。鼓励民间力量参加公共服务,分清政府和市场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上的责任界限。
      4.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补偿机制,正确调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5.防患于未然。对各级政府而言,比建立危机处理机制更重要的是加强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问题。
      (分段、含空格共500字)

      
      评分细则
      (一)扣分项标准
      ① 答案不分要点、逻辑不清的,酌扣1~4分。
      ② 答案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的,每个扣0.5分,重复不计,最高扣4分。
      ③ 卷面出现涂抹、字迹潦草的,酌扣1~4分。
      ④ 答案不足400字的,酌扣1~4分;250字以下的,15分以下评分;只写一两句的,酌情给分,不评0分。
      (二)内容评分标准
      ①2005年9月20日,D部长就突发公共事件问题在新华网与网友进行了深入交流。(1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分)
      ②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3分)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事故,突发事件也不一定成为公共事件。(2分)如果体制不完善,就可能使突发事件转化为突发公共事件。(2分)
      ③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3分)自然灾害不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矛盾。(2分)导致社会根源的突发事件高发的原因是相应机制不完善,即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不完善,补偿机制不完善。(3分)
      ④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3分)
      ⑤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1分)有一整套有效应对危机的工作原则、组织分工、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1分)
      ⑥加大应急体制投入。(1分)保证国家在经济、政治上具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1分)
      ⑦引导公众危机意识。(1分)鼓励民间力量参加公共服务,分清政府和市场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上的责任界限。(1分)
      ⑧健全法律制度。(1分)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补偿机制,正确调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1分)
      ⑨防患于未然。(1分)对各级政府而言,比建立危机处理机制更重要的是加强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问题。(1分)
      
      曹长远老师解析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答题思路
      第一步:审读作答要求
      本题要求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供领导审批。
      所谓概述,简而言之就是“大约地叙述”。虽然只是大约地叙述,但是却要尽量把有关的情况介绍得全面、清晰、客观。这与题目的要求是一致的。
      “全面”就是考虑周到、不遗漏重要情况。
      “清晰”就是思路要清晰,要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要合乎思维的逻辑。
      “客观”就是忠实于给定资料,不要掺杂进自己的主观想法。
      特别是概述供领导审批的材料,要忠实于资料,不能任意发挥。

      第二步:阅读给定资料,勾画关键信息
      给定资料中D部长“网络访谈”的段落很多,各种资料混合在一起,逻辑关系很乱。但中心线索非常清楚,主要讲了如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问题。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D部长的谈话主要指向三个方面: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据此,可以分类为:

      属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的段落有:
      [1][2]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事故应急机制的建立可以预防一般事故转化为突发公共事件。一般事故转化为突发公共事件说明政府公共能力有问题。
      [5]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比如火灾,以前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在有了消防队以后就不是突发公共事件了。
      [11]突发事件分为已知的和未知的两种。突发事件不一定成为公共事件,但是如果体制不完善,就可能使突发事件转化为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可以整理为: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事故,突发事件也不一定成为公共事件。如果体制不完善,就可能使突发事件转化为突发公共事件。相关机制的建立使得曾经的突发公共事件现在变成了一般事件,所以,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属于“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的段落有:
      [3][4]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但不是主要原因。非典事件证明中国政府具有很强的动员机制,能够比较有效地遏制自然灾害带来的突发事件。
      [6][7]公共突发事件的原因:一方面自然灾害是不可预料的,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在增多
      [15]当前我国处于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导致社会根源的突发事件高发的原因是相应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不完善;补偿机制不完善
      [16]海啸这类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偶然性,没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常规机制。
      [22]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社会问题。
      [23]西方国家一直没有能解决就业问题
      [24]如果就业问题长期解决不了,就是最大的社会隐患
      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可以整理为:自然灾害不是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矛盾。导致社会根源的突发事件高发的原因是相应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不完善;补偿机制不完善。就业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社会问题。
      属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的段落有:
      [6][7]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是必要的。
      [8]引导公众的危机意识。要分清政府和市场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上的责任界限。如果完全依赖市场,非典就不能及时应对。
      [9]国家的动员体制很强,非典很快得到解决。所以,国家在应急体制上要加大投入
      [10]从非典问题的应对上可以看出,我国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比西方民主国家更有效。
      [12]我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已初步建立。
      [13][14]应对突发事件最重要的不是建立应对的专门机构,而是机制建设。要建立一整套在突发公共事件来临时能够有效应对的工作原则、组织分工、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思路:第一步要救人,第二步防疫,第三步恢复建设,这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相结合。
      [17]公共突发事件考验一个国家的物质储备、应对经验、部门协调。国家要在经济、政治上具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是否成熟的表现。
      [18]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付出的代价不是浪费,只有挥霍防灾救灾款才是浪费。
      [19]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关键是应急预案发挥作用,与国家的社会制度没有关系。
      [20]应急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证我们经济发展的连续性,也可以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
      [21]我国国民的危机意识是世界各民族危机意识中最强的。
    全文共 18301字,请扫描QQ二维码,备注“公务员考生”加QQ好友,获取完整真题解析资料。       特别声明:本站申论真题答案解析均系曹长远老师原创作品,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网址:高教公考真题库www.sanlianbook.com。
    版权声明 | 专注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22865号-1